前苏联大厦的轰然垮塌,自然非一日之功时。其原因种种,至今日,仍然值得研究总结。这里我们说的是,美国等西方势力静心策划的渗透、破坏,可谓“功不可没”。
1981年美国总统里根上台后,立即着手策划如何结束美苏争霸的局面,搞垮苏联。里根用了三大策划:
第一个大策划,是任命金融专家威廉凯西为中央情报局局长,这个人是“经济战”的发明者。里根刚上任两天就紧急召见凯西,授命他制定出针对苏联的新战略。之后凯西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战略:“如果我们能使苏联耗费足够的经济资源,那么这个体制就可能产生裂痕。”
1983年经过精心策划后,里根政府向全世界宣布实施星球大战计划,正式名称是“国家战略防御计划”,宣布第三次世界大战决赛场将在太空,第三次世界大战将是太空战。为此,美国将用二三十年时间,在地球表面200-1000公里的太空建立防核武器和洲际导弹三层立体防卫体系,计划投资1万亿美元,并且里根政府还大张旗鼓地宣传这个计划。
消息传到苏联人耳中,苏联人为了保证核平衡和军备竞赛不落伍,将数百亿美元投入到军事高技术部门,国防预算在1981年到1985年间增长了45%,1986年至1990年间国防开支计划增长率是每年8%,是国民收入增长率的一倍。这使得本来就结构失衡的苏联经济更加雪上加霜。不料美国只是虚张声势并未真正实施此计划,苏联人却为此搞得经济江河日下,直至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第二个大策划,是跟沙特联手打石油牌。美国经过经济情报分析得知,苏联是石油出口大国,石油和天然气出口所赚取的外汇大约占苏联全部硬通货的70%,假如没有这笔钱,苏联将难以从西方国家购买国内日益短缺的粮食以及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技术,苏联经济将失去一条重要的支柱。
在70年代,当石油价格扶摇直上时,苏联从石油出口中获得的收益增长了280%,出口量增长了22%,世界石油市场的价格对苏联经济的生存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石油价格每桶增加1美元,就意味着克里姆林宫获得大约10亿美元的额外硬通货,反之石油价格下降意味着收入减少。另外,与其他石油生产国不同的是,苏联将不能通过增加产量来增加收入,因为苏联的石油生产能力早已达到极限了。
而美国却是石油进口大国,美国一年要花费近2000亿美元购买石油,对于美国经济来讲最适宜的石油价格是每桶20美元,而当时每桶石油价格是34美元,如果国际市场石油价格降至每桶20美元,将使美国的经济成本每年下降700亿美元,它意味着现有国民生产总值的1%将转化为美国消费者的收入。并且,美国的总体经济状况将明显好转。降低石油价格既可重创苏联,又可增加自己收益,何乐不为!
沙特阿拉伯十分担心苏联入侵阿富汗后对沙特形成了包围,出于共同利益考虑,于是,美国人和沙特人坐到了一起。因为沙特的石油产量占欧佩克产量的40%,与其他石油生产国不同的是,沙特能够迅速动用石油储量。(
最后美沙谈判的结果是:里根告诉法赫德国王:“沙特的主要敌人是利比亚、伊朗和苏联,他们都是高油价的主要受益者,而低油价则使沙特和美国获得极大好处;有美国这位山姆大叔做靠山,沙特不用再惧怕任何国家的威胁。美国提供沙特先进的作战飞机和其他先进武器,并提供军事保护;沙特开始扩大石油产量。
与此同时,美国能源大臣还说服英国同时增加其在北海的石油产量。结果在1985年,国际市场上石油价格猛跌,苏联当年的石油收益下降了近一半,并且由于天然气价格与石油价格是平行的,因此苏联当年出口天然气的收入也减少了数十亿美元。
而军火是苏联继能源出口之后的第二大出口商品,以往大部分是出口中东国家换取石油,在石油生意红火的70年代,苏联出售给中东国家的军火增长了五倍。但85年以后,由于油价猛跌,使伊朗、伊拉克和利比亚的石油收入减少了50%,所以苏联的军火销售量也减少了20%。
此外,世界油价的猛跌,还使苏联从西方进口的商品突然变得极其昂贵。1986年苏联从西德进口一台特定的设备所需的石油出口额比一年前多出五倍。
所以,美国、沙特双方一拍即合的结果是,油价在苏联解体前的十年内持续下跌,并且因为天然气的价格因为挂靠石油的价格,所以也往下跌,而里根任总统的时间刚好是1981-1989年。这就是美国搞垮苏联的大策划之二。
第三个大策划,是以波兰为突破口制裁苏联。1981年12月29日,时任美国总统里根在白宫发表的一项声明宣布,鉴于苏联对波兰的事态发展负有重大的和直接的责任,美国决定立即对苏联实行经济制裁。
在冷战期间,属于苏联集团的波兰一直在内外政策上追随苏联,但经济发展之后,国民强烈的反苏心理和西方国家的渗透,导致波兰成为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中最动荡的国家。
由莱赫·瓦文萨领导的波兰团结工会,成立于1980年,得到梵蒂冈与西方国家的支持。之后的两年,团结工会领导了大规模的罢工运动,波兰出现了要脱离苏联集团的迹象。莫斯科担心波兰事态发展失控,于1981年9月在波兰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华约军事演习,向波兰民众显示威力。
波兰政府为了维持社会稳定,在1981年12月12日晚实行了军事管制,一夜之间将团结工会领导人一网打尽。两周之后,里根以苏联支持波兰政府军管为由,在12月29日对苏联实行经济制裁。包括停止签发和延长向苏联出口电子设备、电脑和其他高级技术器材的许可证,推迟出售粮食的谈判,暂停签订新的美苏海运协定的谈判,停止苏联航空公司的飞机飞往美国等等。苏联抗议美国的行动,美苏关系恶化,冷战出现了新的高潮。从经济的角度来讲,实际上当时美国和苏联的贸易额并不大。苏联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并不依靠来自西方的技术和资金,所以只从经济上来说,这样的制裁对于苏联其实没有太大的作用。这个制裁本身只不过是一种手段,而这个手段虽不能立刻置苏联于死地,却也使得本来就已经风雨飘摇的苏联是雪上加霜,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责任编辑:一周网)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