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8日星期二
90年代东欧公民社会:团结工会的遗产?还是不同的历史路径?
2012年9月17日星期一
1980年9月17日 波蘭工人討論籌建全波獨立自治工會
格但斯克、什切青、華沙、羅茲等幾十個省的代表在講話中要求成立全波統一的獨立自治工會。
會議發表了公報並成立了獨立自治工會聯合籌建委員會的協商委員會。
然而,波蘭格但斯克獨立自治“團結”工會和政府代表的會談並未取得進展。
獨立自治“團結”工會10月1日發表公報說,政府副總理雅蓋爾斯基及黨政當局的代表同以瓦文薩爲首的獨立自治“團結”工會聯合籌建委員會主席團的代表在格但斯克擧行了會見。聯合籌建委員會主席團代表團原希望政府方面將宣布一些具體辦法,來消除獨立自治工會在籌建和活動中遇到的困難,允許獨立自治工會分享輿論工具,在分配提高工資的基金時,考慮他們的要求。政府方面提出的一個方案既沒有包括政府方面在所討論的問題上的任何決定,也沒有包括政府方面的任何承諾。談判沒有達成協議,這並不取決於主席團。主席團重申了獨立自治工會願意同政府共同努力來擺脱現有的危機,但其條件是充分維護和實現已達成的協議。獨立自治工會宣布的1小時全國警告性罷工的決定並非撕毁協議,而是對制造使協議不能實現的條件的一種抗議表示。
而波蘭政府新聞發言人在華沙的一次記者招待會上,就政府對履行工人複工協議的立場發表了談話說,波蘭政府一個月來作出了許多決定,以落實協議。目前有些協議未能執行的原因有二,第一,一些問題涉及到法令,例如勞動法,必須待議會修改後才能解決;第二,某些單位工人提出了超出協議的要求。新聞發言人說,新舊工會應是平等的,不能歧視其中的任何一個。政府不可能在采取所有決定時都同那些代表少數職工的工會籌建委員會進行磋商。
10月3日中午12點至13點(華沙時間),波蘭工人擧行了1小時的全國警告性罷工,要求政府按期履行協議。
在格但斯克,獨立自治“團結”工會總部掛上了國旗,貼出了罷工通告。通告要求政府按時給職工提高工資、給獨立自治工會提供輿論工具、給工人成立獨立自治工會的自由。工會總部所有領導成員均走向街頭,散發傳單。罷工時,格但斯克碼頭活動中斷,電車、公共汽車停止運行。各大商店停止營業。市内貼了不少罷工通告,人們搶要傳單。街上維護秩序的警察驟增。罷工結束,在各地一切恢複正常。
這次警告性的罷工是由總部設在格但斯克的獨立自治“團結”工會發動的。罷工前夕,波蘭部長會議副主席米·雅蓋爾斯基曾同獨立工會協商委員會主席列·瓦文薩進行會談,要求取消這次罷工。雙方在會談中未能達成協議,致使罷工未能避免。
11月10日,波蘭最高法院開庭審理了波蘭獨立自治“團結”工會對華沙省法院判決的上訴並作出裁決,撤銷華沙省法院的判決,在對其章程增加一個附件後批准“團結”工會登記。這一裁決已爲政府和“團結”工會所接受,從而解決了雙方在“團結”工會登記注冊問題上的分歧和最近10多天來因這一問題所造成的緊張局勢。
1983年10月5日,挪威議會諾貝爾獎金委員會宣布,決定將1983年諾貝爾和平獎金授予前波蘭團結工會領導人瓦文薩。這項獎金是考慮到他爲保障工人建立自己的組織的權利做出了貢獻,並稱瓦文薩“是一位積極爲和平和自由而奮鬥的典範”。
和平獎金的金額是150萬挪威克朗(約合20萬美元)。12月10日,瓦文薩的夫人代表她的丈夫出席了在挪威首都奧斯陸擧行的諾貝爾和平獎授獎儀式,並代領了獎金。
2012年9月16日星期日
讼棍茶水斋:干掉一辆国产日系车的“抗日效益”浅析
2012年9月14日星期五
YM'S BLOG: 如何省钱过苦日子——衣、食、住、行、医(真是无奈啊)
劳保用品店可以买到机械工人的工作服,几十块钱一套,衣服和裤子都是一个颜色的,比时装店同等结实程度的牛仔裤牛仔服要便宜四倍以上。你要买一根结实的皮带吗?不要买皮尔卡丹,在劳保用品店买一根橡胶绑带(用废汽车内胎切割的),一块钱一米,加一个工业用的皮带扣,一块钱一副,这样2元钱就有了一条非常结实的、并且有弹性的黑色橡胶皮带。当然,你也可以花个更多的钱买电工用的那种极其结实的皮带。
《纽约时报》俄罗斯吸引中国劳工
《纽约时报》俄罗斯吸引中国劳工
原文:Nation Rich in Land Draws Workers From One Rich in People
作者:ANDREW E. KRAMER
发表:2012年9月10日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翻译并校对

【图:"黄金地"农场中的中国工人 Olga Kravets为《纽约时报》拍摄】
许多年前,当一个中国的投资者在这个村庄外买得一片农场时,他很乐意称这片土地——黄金地。土地很肥沃,阳光和雨量都非常充沛。
但是这片俄罗斯农村的土地却面临着劳力的短缺。
今非昔比,取而代之的是中国农民在成片的温室大棚中采摘番茄的景象。面对着丰收的番茄,工头说他很高兴多雇佣了数百人。
俄罗斯涌入的中国劳力反映出两国不断增长的商贸联系,这两国,一个幅员辽阔,另一个则人力充足。
苏联解体已经多年,两个国家都致力于将互补优势转变为真正的商业机会。两者在矿业领域有更多合作,同时国企在石油、煤、木材这些对经济至关重要的交易则构成了经济纽带的基石。
虽然中国在俄国农业领域的投资只是总额中很小的一部分,但是重要性却不容小视。它引起当地人对移民的紧张情绪,就像美国人对墨西哥移民的复杂情绪。
由于苏联的集中农场体系和20年来俄罗斯农村人口的减少,世界粮食计划署称,俄罗斯有世界上最大的可耕地,但是这些土地大部分却被闲置。俄罗斯的人口是1.41亿,而中国则为13亿。
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担忧是否能为它庞大的农村人口产出足够的食物,以及创造足够的工作。在俄罗斯由中国人经营的一些农场将他们的大豆运往中国。因为中国人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农场上,粮食出口的潜力也随之增长(如"黄金地"这样的农场出产的蔬菜则在当地销售。)
由于五年前粮食价格的猛涨,中国政府开启了投资俄罗斯农场的谈判。由中国投资公司和中俄联合基金共同出资,涉及资金10亿美元,投资于俄罗斯和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等前苏联国家的农业和木材领域的投资项目,将在今年有所结果。
在一个由俄罗斯官方支持的项目中,俄罗斯的中国公司正式租用了大约一百万英亩的土地,大部分与中国东北的国境线接壤。此外中国公司出租了大约二百万英亩的西伯利亚森林,在那里,伐木工将砍下的木材出口至中国。
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的投资者正在俄罗斯购买土地。根据当地农业部门的统计,黄金地农场是九个在俄罗斯中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地区的中国农场的其中一个,更多的农场在南部的车里雅宾斯克地区涌现。中国的蔬菜农场甚至开到了离国境线千里之外的莫斯科和圣彼得堡。
黄金地的生意就像这边齐胸高的番茄苗的长势一样好,领队张伟东(音)说。他的俄语昵称叫廖沙,需要时,他还担当翻译。他手指着四周说"看看这些空旷的土地吧。"
根据联邦移民署的指标,张先生今年有70个移民劳工指标,但他说他可能要更多人。
招工不是个问题,中国除草工、种植工及采摘工们再乐意不过了,他们汗流浃背地挤在三等车厢里,从满洲里出发,一路颠簸地穿越西伯利亚。这是一次通向经济机遇的旅程。加利福利亚的墨西哥葡萄采摘工、迪拜的菲佣以及法国的阿尔及利亚扫街工人们走过的,也是一条类似的路。
李浑牢(音),一位来自哈尔滨的农民从番茄地里直起腰,她通过翻译告诉了我们为什么她跑来离家那么远的地方:"赚钱啊,还有什么?"这里工资大约是650美金一个月,差不多是在中国的5倍,她说。
欧洲经济在衰退边缘徘徊,克里姆林的的外交政策最近更加强调了和中国之间的关系,这同样也是上周在海参崴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峰会上的一大主题。
在周四的一档节目中,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接受国有电台"今日俄罗斯"的采访时说:"我们经历着一个对我们十分有益的灿烂时代。"
作为东道主,俄罗斯制定了会议议程。考虑到俄罗斯土地广阔,普京选择食品安全和农业作为一个主要话题,也反映了俄国在向发展中国家出口粮食中扮演的日益重要的角色。
俄罗斯政府制定了一个目标,要在一年内将其与中国的贸易额自2011年的800亿美元提高到2000亿美元。而相比之下,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2011年,美国和中国之间的贸易额为5030亿美元。
对中俄两国进一步加深经济联系持怀疑态度的人称,可追溯至1969年在乌苏里江边双方发生的边界冲突,导致了两国深层的猜忌,使得数十年来发展停滞。事实上,直到2009年,这段边界才被划定。
俄罗斯人同样对加大经济合作所带来的中国移民潮怀有恐惧,他们认为移民将会占据人烟稀少的土地。这种声音在这个村庄里经常可以听到。
"这些人在这儿做什么呢?" 一个名为娜杰日达·A·克里耶索娃(Nadezhda A. Kolyesova)的女售货员在不久前散步穿过奥斯坦尼诺时表示。奥斯坦尼诺是个风景如画的地方,木房层次栉比,俯瞰下去,能看到一个池塘、一片桦树林和黄金地农场。
"我并不讨厌他们,"她说。"但是俄罗斯就是俄罗斯人的,而中国是中国人的。"
想了一会,她做出了让步,"我想应该没关系吧,只要他们以后不奴役我们的孩子。"
农场有一个惠民政策,任何当地人来农场都会得到免费蔬菜,而其中大多数都是老年人。中国劳工住在三隔板建成的临时宿舍里,他们会光顾村里的小卖部,买些香烟、伏特加、香肠还有冰淇淋。
有一次,年轻的俄罗斯人和中国人起了冲突。虽然从没有出现过什么浪漫故事,但是当地市场的几个老太太一致认为,实际上,在俄罗斯农村,俄罗斯人和中国人能够和平相处。
现在,大约有40万中国移民住在俄国,在该国全部移民中只占很小的比例,该国大部分移民来自中亚地区的前苏联国家。然而,中国移民的人数可能会大幅上升。
五年前,黄金地从一片不毛之地发展起来,在过去的产出季节,该农场取得了足够的签证,雇佣工人为其温室劳作。但是今年,俄国临时工作签证项目的程序繁杂,导致今年的配额减少。
奥斯坦尼诺当地人弗拉基米尔·巴拉萨尼扬(Vladimir Balasanyan)是农场的一名经理,中国投资者最开始就是用他的名字获得了租种权。他说,现在很少俄罗斯人想在农场上干活了。"我们的政府希望农民工作,"他说,"但是俄罗斯人不想在农场上工作。"
巴拉萨尼扬表示,之前,黄金地的中国投资者已在附近的城市叶卡捷琳堡的市场里开展了数年的贸易。通过收购村民手中的一个停产的集体农庄的股份,他获得了这块土地。现在他住在哈尔滨,通过口口相传,在附近的农村里为黄金地招募农场劳工。
农场主朴陈男(音)支付给这些中国劳工的工资比他们在家挣得多。他之所以能够付得起是因为在这儿卖西红柿可以赚得更多——在俄罗斯的这片区域,一磅西红柿的批发价为25美分,但是在中国北方只能卖8美分,巴拉萨尼扬说。
深秋的时候,农场工人们在温室里架起铁炉子,开始结霜的那些个晚上,他们从树林里取来桦木,劈开,填进炉子里,把生长季再延长几个星期。然而,不可避免的是,俄国的冰霜开始侵袭,中国人不得不离开,沿着泛西伯利亚大铁路,原路返回故土,等到下一个季节再回来。
2012年9月10日星期一
泛华网: 中国大陆经济大萧条已经悄然来临了?
2012年9月9日星期日
国家转型系列之——蒙古 / 信力建
蒙古的政治转型在前苏东阵营中被视为典范。转型至今的20多年,蒙古经历了四次总统大选、五次国会大选,有过政党轮替,但原执政党人民革命党却能在大多数选举中稳胜,保持执政地位,算的上是前共产主义国家中的一株奇葩。加之蒙古每次政权更迭都是以和平方式进行的,以至于被许多专家奉为“民主发展中一个堪称光辉胜利的典范”。
究竟什么原因让蒙古的转型以和平与稳定的面貌出现?当我们回顾历史之时,发现执政党响应人民的要求,主动放权,实现和解,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国家发生流血和动荡。
执政党响应人民的要求主动放权
1988年,戈尔巴乔夫正式宣布,放弃对各“卫星国”的内政干涉,要求各执政党拿出决心改革,获取本国人民真正的支持,而不是依靠苏联的武力庇护。第二年,苏联启动从蒙古撤军。苏联的变化让一个在经济上完全依赖苏联,意识形态上完全效忠苏联,政治上完全仿效苏联”的国家,第一次有了自主变革的机会。笼罩在蒙古人头顶上那片北方的阴云开始解除,改革进程突飞猛进。
苏东变革的气息很快吹进了蒙古大草原。柏林墙倒塌一个月后,时为蒙古国立大学科学共产主义课程的青年讲师卓力格领导成立蒙古建国后的第一个反对派组织——蒙古民主联盟(今蒙古第二大党民主党的前身)。
1989年12月10日,蒙古首都乌兰巴托出现了非官方组织的群众游行,这是半个多世纪里的第一次。青年人喊着口号、散发传单要求民主改革。受此影响,全国各地陆续爆发规模不等的游行。
尽管总书记巴特蒙赫等人显示出与前代领导人明显不同的宽容与开明,但这样的局面,所有人都只在电视上目睹,并没有亲身经历过。
在12月17日的集会上,卓力格明确提出联盟章程和纲领,要求“全面改革现行的政治体制,允许各组织存在”,要求“同苏联、中国和一切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同时要求推行自由市场经济。
1990年1月12日,反对派无视游行集会的禁令,在苏赫巴托广场发起抗争活动,要求实行多党制,建立独立的经济和“向人民讲出蒙古人民革命党沾染着鲜血的历史”。参与者由数百积极分子迅速发展成7000余众。
2月18日,民主联盟举行首次代表大会,宣布成立蒙古民主党。人民革命党总书记巴图蒙赫向大会发去贺信,并为他们提供会场,允许对大会进行实况转播。反对党并未领情,仍然对人民革命党提出激烈批评和指控。
因全国局势持续动荡,人民革命党高层决定派兵清理广场,恢复秩序。战士们在执行任务时,与群众发生拉扯打斗,人群一时剑拔弩张,卓力格当机立断,立即站到几个同志的肩膀上,拿起喇叭声嘶力竭呼吁激动的民众冷静,坚决不可使用暴力。
这一个历史瞬间,自此成为蒙古和平民主革命的象征。时间在这一刻凝固,全场情绪迅速平静,一场大规模流血冲突被阻止,悲剧未在蒙古重演。正是由于理性代替暴力,对话的机会大增。这几分钟影响了蒙古今后的进程。卓力格一跃成为蒙古家喻户晓的政治领袖。
1990年3月,苏和巴托广场上的游行已发展为绝食,抗议者要求蒙古人民革命党中央委员会辞职。党被迫紧急召开特别代表大会,经协商,巴图蒙赫因“反应迟钝、拖延改革”,率领政治局和书记处成员集体辞职,元老奥其尔巴特接替总书记一职。
党的新领导班子宣布,今后的任务是“坚决深化改革”,将蒙古从苏式社会主义制度转入多党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为响应人民清算历史的强烈呼声,下台后一直侨居苏联的泽登巴尔被开除党籍,他的蒙古人民共和国元帅亦被剥夺。
1990年5月,蒙古修订宪法,删除“一党专政”条文,正式开放党禁。6月,人民革命党依法重新登记注册。令人意外的是,人民革命党在应对危机的特别大会结束后,居然吸纳了近7000新党员,此后党员数量不降反增。
1990年7月,蒙古国首次由多党参加的大呼拉尔选举揭晓:执政的人民革命党以85%的席次获得压倒性胜利(422名代表席获357名)。这个结果并不意外,人民革命党的领导层皆为民望极高的学者、作家,对选战极为有利。而各新兴党派候选人大多初生牛犊,组织能力、基层布局、人脉威望皆有待提升,老百姓支持他们争民主,但对他们执政能力则持观望态度。此外,反对党缺乏同质政党的整合,力量分散,选战不利自是必然。
执政党与反对党联手制宪
在苏联庇护下独享了近70年权力的人民革命党在大呼拉尔选举中获胜后,表现出高超的政治智慧,为缓和各种政治力量的矛盾冲突,放弃了单独组阁的机会,吸纳了各党派联合力量组成第一届民选政府。
那段时间,任人民革命党中央部书记的巴特尔跟党内外反对派领袖们夜以继日沟通,为实现宪政而努力。“国家走到一个生死关头,一着不慎都可引起分裂动荡。”巴特尔回忆道。
1992年2月12日,蒙古人民共和国改国名为蒙古国,并更改国旗、国徽,实行多党制,实现了从专政制度向宪政民主的历史性转变。在奥其尔巴特领导下,蒙古制订出蒙古第四部宪法。这部宪法明确宣布保障人权和自由,抛弃之前宪法中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改为强调“民主主义政治”;此后总统由直选产生,呼拉尔席次缩至76席;同年更改国旗国徽国号,修改国歌歌词,一切皆为体现出“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色彩,正式告别“苏蒙共产主义时代”。
1992年新宪法公布后的国会大选中,人民革命党再度得胜,获76席中的71席。但这次人民革命党席位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占93.4%),并非民意的准确体现,因为26个复数选区全额连记法选制下,不易形成两党制,造成反对党过于分散,故人民革命党以56.9%的选票却赢得了93.4%的席位。
有趣的是,1993年蒙古首次总统直选,人民革命党提名图德夫作为候选人,卸任总统奥其尔巴特与需要一个有名望的候选人的社会民主党一拍即合:奥其尔巴特退出人民革命党,投奔社民党。结果,奥其尔巴特战胜图德夫,高票当选总统。蒙古人似乎一开始便掌握了权力制衡的道理。正如奥其尔巴特所说:“巩固民主的一个主要条件是多元化,要在政治、意识形态、经济、社会生活和人权关系的各个领域推行多元化。”“多元化是我们社会政治和意识形态的特征。”
为使蒙古尽快形成稳定的政党生态,在时任总统奥其尔巴特和反对党的催生下,1996年,蒙古通过选举法修正案,将26个复数选区改为72个单一选区,大幅压缩了小党的生存空间,迫使反对党整合。结果在当年的选举中,由蒙古民族民主党、社会民主党、绿党等结盟组成的民主联盟战胜了人民革命党,实现了蒙古的第一次政党轮替。
整个国家有惊无险地度过了历史的危机时刻。
蒙古人并不以理性宽容任而著称,然而在重大历史关头,无论是反对派还是人民党都保持了极大的克制和理性,实在是难能可贵。事实上,人民党权力传承到1980年代时,中高领导层几乎全为高知阶层,同时这些人又是蒙古知名的学者,与党内外年轻政治领袖之间有着师生之谊,彼此戒备心低,信任感强,加上双方对改革都采取积极的态度,因而交流沟通十分顺利。另外,人民党在大转折面前并非无所作为。1986年5月的第19次代表大会后,改革早已是全党共识。即使在全国持续的抗议之时,公安部长吉姆萨森吉夫、国防部长莫罗扎姆茨纷纷表态,反对武力弹压,要警察和军队中立。改革双方从一开始便没有走向极端化,大家的想法是一致的,都是如何让一个国家尽快走向现代民主宪政之路,这一点跟俄罗斯、台湾的情况极为相似。因此,我们相信任何还有良知的人都会反省,都会看到历史的道路:还政于民实现和解是人间正道。只有像卡扎菲、巴沙尔这样的疯子才会为了一己一家一党之私利而拒绝对话屠杀人民,如果你不是这样的人间魔鬼,当变革转型的历史关头一旦到来,墙内的人无需为一己之权力恋战,从而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过。只有宽容的政治转型,才能造就了某种宽容的政治和解氛围。
其次,从蒙古的转型中间,我们也能看到:所有改革都是自上而下、自下而上、自中间向两端三条线同时启动同时推进的结果,绝不可能是某个阶层以自上或自下的单向度改革。要知道改革成功是全民共识全民参与的结果,因此大家纠结于到底是自上还是自下基本上是一个伪问题,不过是坐而论道的胡诌罢了。
中共的经济政策造成了中国今天的恶劣状况(正是应了那句话-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2012年9月8日星期六
中国独立工会的万里长征

这些农民工后来都回到了莱阳老家。20年后,徐志辉和工友们才意识到,常年的井下作业已经摧毁他们的身体。在莱阳市四周的郊区农村,这些从深圳回来的工人正在一个个死去;当地人以为他们得了什么怪病,后来才知道他们得的是尘肺病。据徐志辉说,过去跟他一起去深圳打工的老乡中,有15人已经死了;现在轮到他也开始咳嗽,动不动就发烧、气喘,体质越来越虚弱。
2009年5月,徐志辉靠他病残的身体还剩下的一点力气,与180名昔日的工友乘车回到深圳,要求医疗和赔偿。尽管他们因职业罹病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但他们为争取医疗和索赔的抗争却困难重重。首先,深圳地方政府说他们没有任何招工合同文书证明他们曾在深圳打工,也没有一家医院愿意替他们检查身体。直到“莱阳180好汉”在深圳市政府门前举行绝食抗议,才争得到医院做透视检查的权利。检查结果毫无疑问:他们的肺早已变成了可怕的矽肺。但因为他们过去没有签工作合同,于是雇主“合法地”把责任推卸得一干二净。
原雇主不管,深圳市政府也不想过问,期待官方工会伸出援手更是不可能,这些受害的莱阳工人怎么办呢?
文章指出,中国老百姓人人都知道,中国的官方工会是党的机器,它只维护党的利益,站在那些被认为成功创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厂主和新资本家的一边,怎么可能替工人伸张正义!深圳市出于担心一群农民工“闹事”给深圳形象带来影响,想以每人发给3万元补助了事,把他们打发回家。这么一点可怜的补助金,还不够工人借钱治病欠下的债款,怎么能够解决他们的困境?
文章回顾说,徐志辉和工友们陷入了绝望与愤怒,他们没有办法,为了维护劳工的社会权益,他们最后决定与中国独立工人运动领袖韩东方联系,向设在香港的非政府组织“中国劳工通讯”求助。
文章指出,韩东方几乎可以说是一位“没有工会的工人运动家”。但这位曾经参加“六四”天安门运动、被中国当局禁止入境的中国工运人士经过努力,成功地捍卫过许多受害工人的利益。他在“自由亚洲电台”主持的工人维权节目很有影响力,透过电台每周三次与中国维权人士及见证人对话,在中国内地也有很多听众。韩东方听了工人们的遭遇后,根据中国现存法律分析他们的处境,告诉他们应该透过什么样的司法程序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还亲自替工人找律师和出钱打官司。在2007年和2008年得到韩东方和“中国劳工通讯”支持的600例官司中,95%都胜诉了。
徐志辉和莱阳的工友们与韩东方取得联系后,韩东方建议他们改变策略,与其无望地同建筑公司纠缠,不如直接状告深圳市劳动局,正是这些地方官员听任企业老板肆无忌惮地违反劳工法。于是,在韩东方的帮助下,莱阳的工人们开始与深圳官员交涉。工人们对这些官员说:“给我们解决问题,不然的话,我们就控告你们。”据“中国劳工通讯”国际总监罗斌(Robin Munro)描述,莱阳工人的“案子就像一枚炸弹,市府官员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赶紧找出工人们所缺的就业证据,并且主动提议向工人们提供赔偿。
《新观察家》杂志文章评论说,在中国这样一个没有独立工会的国家,能取得这样的胜利,实在是不容易。自从2009年“莱阳180好汉”打赢维权战之后,中国工人维权走“集体谈判”道路几乎成了必经之途,而官方似乎也无法阻挠。后来,2010年广东本田工厂工人罢工,更显示了团结起来的年轻一代工人与厂方及当局抗争已经不害怕了。韩东方甚至认为,中国工人“开始谱写新的历史篇章了”。
尽管如此,目前中国工人的处境还是令人担忧,工作安全条件差、老板雇人不出工作合同、工人享受不到医保社保,这些情况依然存在。这也说明,为何近年中国工人维权案件增多;仅2009年,深圳市的工人维权案就增加了一倍。
不过文章指出,正因为工人维权意识提高,中国已经进入了劳工谈判的时代。就连形同虚设的官方工会也开始意识到,它也有必要关心社会“底层”了。设在香港的非政府组织,尤其韩东方领导的“中国劳工通讯”,为中国内地工人运动提供了榜样和动力。一名在中国的欧洲外交官指出:“在某种意义上,独立工会成了中国民主的大课堂。”这个现象显然令中国政府很害怕,因为他们知道,在欧洲的波兰,在亚洲的韩国,以及最近在阿拉伯国家,独立工会都扮演了推动国家民主化的重要角色。
中国的工人运动将会怎么样呢?会有独立的工会吗?韩东方似乎有新的看法。他说:“我们全力推动体制更加法制化。我们尽最大力量支持被关押和囚禁的维权人士和维权律师。但我们选择在体制内运作,而不是对抗体制。这是现阶段唯一能为工人利益争取到突破的办法。” 他的同事、“中国劳工通讯”国际总监罗斌甚至乐观地认为,中国政府也许会对独立工会有新的想法,只要独立工会不同政权对抗。
《新观察家》文章最后指出,中国的问题恰恰就在这里,体制腐败和官员渎职,所引起的大量社会问题势必官逼民反,从而呼唤能推动体制改革的真正的独立工会。在这种情况下,在中国从事非政治化的工人运动能不能行得通,如果行得通,又能走多远,能坚持多久?
真便宜 华人亲历:看看澳洲的物价究竟什么样
真便宜 华人亲历:看看澳洲的物价究竟什么样 |
2012-07-18讯
|
世界发展史罕见:中国穷人拯救美国富人造成高物价的秘密所在

解决goagent安全证书不受信任
[GFW BLOG(功夫网与翻墙)] 解决goagent安全证书不受信任
1.在goagent.exe同文件夹中打开CA.crt文件。
2.点击安装证书,选择下一步。
3.选择第二项"将所有的证书放入下列存储",再点击浏览。
4.在弹出的选项中选择第二项"受信任的根证书颁发机构",确定,然后一直下一步。
5.完成,然后重启goagent就解决问题了。
--
Posted By GFW BLOG 功夫网与翻墙 to GFW BLOG(功夫网与翻墙)at 9/07/2012 07:14:00 PM
--
1、翻墙利器赛风3下载地址: http://dld.bz/caonima326,http://dld.bz/caonima745/
2、我们的订阅地址:http://feeds2.feedburner.com/chinagfwblog
3、停止订阅,请发邮件到
gfw-blog+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翻越防火长城,你可以到达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Across the Great Firewall, you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
2012年9月7日星期五
CNN:为什么2013年会是危机的一年
表:2012年9月3日
2012年9月6日星期四
大陆房价比天高 12亿人买不起
大陆房价比天高 12亿人买不起
在近日的首届“中山国际经济论坛”上,大陆经济学者重炮抨击房市极端M型化现象,直指贫富差距为该不合理现象的元凶,建议透过税制及工资改革加以解决。
2012年9月3日星期一
舅舅的一席话,很多年轻人应该看看
假期回老家,和做一家民营工厂老板的舅舅聊天,收获很大,和大家分享一下。
舅舅开这家工厂好几年了,雇佣的人数有1000多人,在当地规模不小。舅舅说,现在的80后、90后缺少一个感恩的心,最重要的是,意识不到老板是他们的衣食父母,说话没大没小,工作没有一种“干不好这份活我就不算男人”的精神。加个班,挑三拣四,干个苦活累活,就要偷奸耍滑。
舅舅举了个例子,有一次客户订单催的紧,公司加班加点,结果几个小年轻,跑出来说什么,先要把加班工资说好了给,才加班。舅舅当时就把这几个人直接开除了,直接滚蛋。
舅舅的观点是,不把公司利益、老板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年轻人,不值得培养、不值得重用。
还有的打工仔,很“聪明”,比如,私下自己记录自己的上工时间,然后来找公司的麻烦,说公司少给自己算了时间。用舅舅的原话来说,就是叫做“穷生奸计,富长良心。”
有时候看在这些人也可怜,舅舅也会多给他们两个钱,但是对于企业而言,就属于加大了成本、减少了利润。
舅舅说,现在的年轻人太看重自我,不重视学习、不重视给企业创造价值,更不懂得为下属的最重要一点是“忠心”。舅舅举例说,我把你培养出来,你就跳槽了,那我凭啥培养你?所以现在企业,对员工都不敢啥都教了。就让你做一个螺丝钉,离了我这里,别的地方也不要你,最保险。不是企业要这样,而是员工素质低。
另外的一点,很多年轻人不知道,要是没有工厂主、没有出资方,年轻人的工作哪里来?前途哪里来?很多人不懂事理,嫌工资低,去组织罢工、和厂方作对,是在破坏生产、破坏自己的前途,不但资本方不允许,党和国家也是不允许的。
舅舅现在在考虑把厂子搬到越南去,那边的工人待遇要求低、干活认真。
——–
资本家剥削还剥削出道理了,真是扭曲了。
难道加班不该算好钱吗?自己的合法利益不应当维护吗?踏实被剥削还开心的不行就是好员工 ?
工作就是为养家糊口,还为你老板?你为工人了没有?
旧社会资本家嘴脸淋漓尽致啊
-
看不下去了,连我这种到处讲佛法讲感恩的人都看不下去。
老师说过,这位老师也是亿万身家,他说,你怎么去做老板?要让好人活下去,你不要以为是你给了他们饭吃,你要做仁王,你就是所有人给成全出来的,没有其他人,你什么都不是。
利益上不要总想自己这方,好人都被你剥削死了,饿死了,这世界也完了。要把人往好人培养,企业就和身体一样,要和谐。别以为是你在撑着,你得感恩任何人。
-
越南也不好混啊!考察过越南,中越矛盾还在
-
舅舅说的是事实,可把舅舅的话放在自己身上也都挺合适的~~人都有回避自己的倾向,应该刻意的多观察自己。
反过来如下:
舅舅缺乏一颗感恩的心~~不把工人利益放在第一位的老板不值得帮他赚钱~~老板太看重自我,不懂得当老板最重要的是一颗“仁心”~~很多老板不知道,是工人多老板少,没有工人,老板怎么赚钱,前途在哪?
舅舅可以搬去越南,中国人也可以去更好的工厂找工作~~~但对那里的工人再刻薄,再不满意,舅舅还能去哪呢。我想就是这样。
-
卧槽!你自己不能给员工归属感你还要员工忠心!
-
这样的事情现在是普遍存在的。所以以后中国不在是世界工厂,这也许是时代的进步吧。
-
什么时候工人牛逼到你不来接我我就不去上班的时候,
那才是完美世界啊。
-
为什么你舅舅不先对人好~让人舍不得走
工资高了
老板好了
别人还会走
-
现在的老板都当自己是上帝了。人家在乎你这几千块钱?
-
我也觉得楼主这断电有点燥涩。。关键才什么样的人才。。你说的这些就是人而已。练个才都算不上。。。。对于不重要的人需要这么样?对于重要的人你能怎么样?!
-
这个暑假在厂里做了一个月,像这种矛盾真的是不能说那边对错,只能说老板赚了钱应该多为工人想想,作者的舅舅应该想想自己是不是也“富长良心”?
-
这外甥真是用绳命在黑舅舅啊。。。 花生酱李西南!
-
我也想起来一个故事,一个值月薪7500的人,你给他7000,他就只出半份力,你给他8000,他就出两个人的力。哪个成本才高?
可惜一些小暴发户永远不懂这个道理。
-
他的一些观点可取 但是总的态度我很鄙视……
哪里工资低人老实你就去哪里压榨吗?
你的企业文化培养不起来,人心无法笼络就单纯责怪年轻人想要一个对应的合理的待遇吗?
多么荒唐的逻辑 难道不是从某个角度表明他做企业家做得小家子气 挺失败的所以留不住人 找不到人才可以放心培养
-
看了这么多 没有一个支持楼主舅舅的
以后自己当了老板就能体会这份心情了
谁对谁错 只站在自己的利益位置看问题 那就没有对的了
-
水平太差了,我想了一堆都懒得回了,既然这帖子能转,估计要回复的东西都理解不了,就不费那个力气了
-
建议你舅舅去看看稻盛和夫的观点吧。
-
不过也可能有人才有用不好用,庸才好用没有用
-
也谈某人的“舅舅的话”
第一:劳动供给和需求双方应该明码实价,你能给我多少钱,我能给你干多少活,不要搞不清不楚那一套,让人家加班就该主动给人家公平的回报,这样员工才会感恩,要知道出卖劳动力的永远是弱势一方;
第二:你舅舅需要搞清楚现在是什么年代,血汗工厂的年代将逐渐远去,80后90后喜欢用简单的思维和人相处,这种简单不是傻,而是真诚,大家有诉求摆在桌面上谈,搞60后70后玩心眼那一套玩不长;
第三:想要员工有责任感,对公司感恩,这需要公司从上至下的企业文化塑造,没有人是天生对公司感恩的,有多少人对父母还不感恩呢;
第四:老板也需要对员工有一颗感恩的心,要知道员工拿到的永远只是出卖劳动力的那点钱,老板能拿到的除了剩余价值,还有公司的成长价值,这种成长价值是其他人带不走的,只有老板能享有的特殊价值,并且无法量化;
第五:珍惜点员工吧,该升级升级,该转型转型,别到时候找不到人又在这里哭诉哎呀妈呀地产杀实业呀、唉呀妈呀地方政府黑呀、哎呀妈呀现在货币政策搞死中小企业呀。。。。
–
说白了就是利益交换,感恩个P啊
他给的工资,我付出的是劳动
妈的他要给工资,然后不让我干活,那我才需要去感恩
-
说白了他舅舅就想招一帮奴隶,把他当爹捧着,让干啥干啥,给点工资就谢主隆恩。但是现在年轻人不吃那一套了,他舅舅搬到非洲去更好,敢不给加班费让那帮黑人给打死就更好了
-
东亚三国,中日韩,也包括港澳台,新加坡等华人地区的人民是最最吃苦耐劳不找事的。
搬到越南去,切,让他试试看!
-
现在小私企老板都是这种思维,我呆过的,走的时候差点和老板打起来,后来平心静气谈了一下,理解了。
虽然公司每个人都觉得在公司是当奴隶,被压迫的没有任何尊严,但是老板说:公司给你们每个人都交社保,已经很不错了。。。。。。。。ooxx
-
没错
走的话还扣工资
-
市场经济,等价交换,不用扯没用的。
每个打工仔都要维护好自己的利益,这样才是经济人啊,不然市场经济的理论都没用了,也达不到资源的高效配置。
-
舅舅的话摘要:你们这些年轻奴隶太不听话了
-
一看就是小农意识的舅舅,没啥眼光。做企业什么最重要,人才,对自己的人还挑三拣四的,凭啥要人家对你巴肝巴肺的
-
中国人多,资方处于强势就算了,tm的还当自己是皇上了,还要手下感恩戴德
-
看了那个舅舅的文章,说说我看到的一件真事儿
认识一个民营企业家,改革开放第一批地,90年代早早就全家移民了加拿大了,在国外做过很多项目,都没搞起来,06年回国二次创业了。。。。。。
-
从舅舅的话可以看出
当今中国
掌握绝大部分资源的人,还是一些不懂法、没知识的人
总以为自己高高再上,皇恩浩荡!
-
这是人性的贪婪决定的,懂法,有知识的人可能更黑。
-
吴宗宪感叹对台湾员工待遇太好了
也是看了舅舅有感。吴宗宪在最近康熙来了中说:在东北开了生产led的厂,考察回来感觉,以前对台湾公司的员工太好了,过个年随便都包几万块的红包。
-
舅舅太多 中国今日经济困局之乱源中国今日之劳工关系说实话还处在马克思时代的欧洲水平,生产资料所有者对无产
阶级 进行的是无底线得剥削,阶级对立,贫富分化不断加剧。今日工会力量最强大的
国家是欧美。他们的先进生产关系与他们的高度发展的生产力良性匹配互相促进的。而
今日中国实体经济之困局,工会力量之弱小劳资关系之失衡正是重要诱因。什么是工
会,工会的目的不在于给企业搞蛋。美国是一个财富决定权力,不断追逐最高利润率,
大资本家当政的国家,而他们恰恰是最支持工会制度的,这说明什么?美国工人薪水是工会与老板劳资博弈的结果,NBA员工与老板拿出企业报表,坐下
来谈各自对企业利润的分配。工会提供得正是这么一种博弈机制,而在此种机制之下,
企业经营信息对雇员公开。雇员也不仅仅是单纯的要求加薪,在企业出现危机,利润大
幅下滑时也会相应让步减薪。劳资双方信息的透明与博弈能够让企业对经营形式做出迅
速反应,同时也能贯彻多劳多得的精神,企业效益好了员工工资也高,员工也更能有主
人翁精神。君以国士带我,故我以国士报之 (这是美国);但现在很多老板就是把劳工当奴
隶,那么劳工也只能当贱人(国家而言这就是印度)。劳资博弈机制的丧失,更长远跟
社会性的影响是造成一方力量独大,初次分配机制失衡,贫富分化加剧。今天中国经济
困局的解决方案叫做扩大内需。而为什么内需扩大不起来,根本原因就是作为普通劳动
者的90%的国民是没钱的。富人再富几百亿资产,一辈子能用个几个亿算本事,支出占
收入比例微乎其微。而真正能拉内需普通劳工,一辈子的支出与收入是基本相抵的。劳
工福利待遇的提高,本质上能促进经济得良性循环与发展。消费者多了最终得利的还是
企业家。而当博弈机制丧失时,一张不断拉紧得琴弦,最终只能拉断。王朝也只能被革
命推翻拉倒再来。中国什么时候才能超出治乱循环,而形成正常的良性博弈发展机制?
这种不断推翻再革命得发展模式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是毁灭性的。这就是中国,永远
的处在囚徒困境。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靠的是整个国家整个分配机制的良性发展
但对单个舅舅而言,他就是满足于做一无良奴隶主,永远不会也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
现代企业家。
-
那个舅舅俨然是个“救世主”啊
差点没说空气也是他提供给员工的了
-
典型给员工洗脑的主,还洗的不怎么样
-
体制内就是这样
有门路的,规章制度都可以跨越,不受影响。
没有门路的,只能躲在旁边眼馋。
老是看着那些自己得不到的,以为自己可以做到。后来发现不过是妄想。
想起House MD里面说的 it’s not what you deserve. it’s what you can get.
这句话说的太对了。
-
绝大部分私企老板都是“舅舅”这类型的
这也是为啥私企员工爱辞职的原因!
-
同意,但是各位“舅舅”们并不这样认为。
-
感恩,是私企老板常常教育员工的一个词。
-
国企一个操行,还要加个 奉献
-
俺老板把自己塑造成救世主的形象,让人膜拜。
-其实就是洗脑吗
叫你别生反意,叫你别埋怨活多钱少
-
没关系,不缺人啊
民工荒历来都是瞎扯淡的
-
高端的IT民工挺缺的,呵呵。
-
让你舅舅老实说,如果1000块钱能雇佣到一样的工人他会不会出1001吧
所以别扯那没用的感恩了,真恶心
就是雇佣关系,给多少钱干多少活,大家对得起自己的工资就行了
出资方也不是慈善家,有的赚,你舅舅不乐意自然有别的生意人出资,没人求你
又不是什么名企,同档次的工厂有的是,给哪家干不是干啊对了,你舅舅开了那几个工人,n+1给了没?哦,当场走人得再多给一个月吧?
-
资本家追逐利润的驱动是无穷的。。。。大家都希望对方更好,不过现在年轻人不太靠谱也是真的。
-
就这还好意思写出来,找拍吗,加班不给加班费,人家要就开除,少算人家工时,人家自己记着还被说成穷生奸计,这种傻逼黑心老板才是奸计一堆吧,趁早滚到越南去
-
感恩的心?。。
给你干活给你创造利润受你剥削,我还要感恩你赏我这口饭吃,没有你我连这口饭都吃不到?。。
这倒像是民营企业的高级黑啊。。
-
最扯蛋莫过于感恩,谁离了谁不能活啊
等被越南猴子艹了再看看谁该感恩
-
你舅舅太善心了,就不应该开工资,给口饭就行了,那些人不在你舅舅那里工作都得饿死。以后吧工人工资减半,雇几个保安,谁不服就关起来打,看谁以后再惹麻烦。
-
年轻人是要多培养职业精神和责任感。
但是中国老板也要给像样的待遇和福利才行。
至于你说越南人,人家素质肯定比不上中国人,而且不会像中国人这么加班的。
-
感恩这种话你也说得出口?雇佣与被雇佣关系罢了,别谈什么感情。
你舅舅应该感恩党,没抄他的家。
-
郭台铭说了在大陆办不好场子,在其他地方更没法干,人家越南人才不加班呢
你舅舅和郭台铭比,算得上跟葱么
-
你舅舅连加班费都不给,还有脸要别人尊重他?这不搞笑呢吗?
回去告诉舅舅:长此以往,小心坐牢
-
大家都是爹生妈养
际遇不同有人打工有人当老板
本来就很平等
老板给多少钱,当然就干多少活
打工就得当狗吗????
-
确实应该让年轻人都看看那些血汗工厂的老板都是怎么想的
-
不是。。每次看到什么年轻人必须感恩什么的
就一肚子火
年轻人除了依靠自己的青春,拿到那点可怜的工资
资本家压榨你,政府也要压榨你
没造反就不错了
-
其实反映了社会价值观的转变,你舅舅的这种观点在上一辈中比较普遍,有些道理但都是屁话。你开工厂,我到工厂中给你工作,为你创造利润同
时养活自己,大家是合作关系,为什么要感恩,为什么要对你“忠心”?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我加班你必须支付加班工资,我为什么不能与你谈?即使辞退员工,
也需要按劳动法要求办理,“直接开除、直接滚蛋”,我只能说这老板挺王八蛋的。你开工厂是为了做慈善么?开工厂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挣钱,人力资源和资金都是必备条件,招募一些工人来做工就要对你感恩戴德了,去贷款是不是也要让银行尊你为衣食父母?
现
在的年轻人不是你说的“聪明”,准确的说他们更能体察自己的“权利”,而不是像老一辈人样逆来顺受、恬退隐忍,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克扣员工劳动所得(加
班费)、不提供法律要求的培训是文盲管理者的做法,员工通过合法方式表达利益诉求何错之有,党和国家也不允许?宪法第三十五条明确列明的公民权利,你不允
许就不允许啊?!党你妹啊?SB!你舅舅欠缺的是对劳资关系的正确定位,对社会价值观转变的体察,对法律法规的知晓,以及现代企业家的管理能力。你也一样欠缺。
还是搬到越南去吧,有些东西他可能到死都不会理解的,中国已经改变。
-
我来提 LZ 说两句话吧。。。
我觉得 LZ 的舅舅是想说现在的年轻人都太浮躁了,工作的事情都不放在心上。我也接触过几个 90
后,基本上都是自己本职工作做不好就要先讲条件谈工资,也不想想自己是什么水平。其实现在不光是年轻人,整个社会都是这样浮躁的,遇到一些问题首先就是怨
别人怨社会,完全不会自我反省一下,看看自己有什么不足和做得不对的地方。
我的想法是年轻人无论做什么工作首先都不要计较个人得失,做得多学到的也多,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能力才是真的。只要有真本事,即使在这家公司不被重用,出去了也不愁找不到好工作。所以凡事不要抱怨,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才是现在人身上最缺少的品德。
-
他舅舅当工人的时候肯定是赶英超美的年代,工人一腔热血,激情四射啊,有顿饱饭就知足了,这是在用曾经的自己来要求现在的年轻人,从某种意义上说,似乎可以理解。
-
不给加班费 这大家都理解。。。
但是明说加班费是公司额外的成本 有点不合适吧?
-
干活的时候要求员工把自己当成企业的主人
赚到钱的时候就我是老板你是打工的,要加班工资就是闹事现在的老板当打工的都是傻的
还是当老板的自己太天真啊
-
你舅舅做不好员工保障,总想让人白加班,他守他本分了么?
尊重企业,那也得企业尊重员工
你舅舅适合买奴隶干活,不配谈企业管理和劳资关系
-
要说感恩,你救救也应该感恩工人,是工人受你舅舅剥削,给你舅舅创造了剩余价值,你舅舅的钱也是通过工人的劳动赚来的,你一味的强调工人要感恩你舅舅,真是有点无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