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0日星期三

运动了!-瓦依达和他的波兰电影



《波兰铁人》

李祥瑞
(一)
波兰电影之父-瓦依达作品本来早就到手了,但因为近年来养成了将大师作品束之高阁的习惯,一直没有观看,想想真有几分后悔:电影确实多得让我找不到电影了!不可错失的佳作居然要靠运气才能碰到。这个周末,特意将一大堆新片放在一边,默默重温侯孝贤的《风柜来的人》、《恋恋风尘》和一部胡金铨旧作……侯孝贤并不担心自己捕获的日常影像被喜欢快速阅读的人指责为非电影,胡金铨的《空山灵雨》也明显不是为香港观众拍摄的--在沉思当中感悟激情,理性掩盖在无为之下。

忽然想到“大师作品”常被人误解为“艺术闷片”实在是观众对电影艺术的理解不够所至:大师们较比一般导演思维更加活跃情感汹涌澎湃,所以电影中出现画面静止和时间凝固,观众的思绪不应该因此而停滞--当然用欣赏喜剧、大片的标尺来衡量,沉闷乏味是难免的,但看电影只求感官刺激而无意获得心灵救赎,也会搞出人命!于是,在不想再做快乐的低等动物的意识支配之下,将瓦依达作品打开来看--也建议大家等到自己有此心境时再看这部厚重之作。


接触波兰电影极其有限,看过波兰斯基、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作品,对波兰电影之父安杰伊·瓦依达(Andrzej Wajda)的作品只是耳闻,所以这次挑选了两部较具代表性的作品:《钻石与灰烬》(《Ashes and Diamonds》1959) 、《大理石人》(《Man of Marble》1976),带来震惊的是后者,有《大理石人》在,《钻石与灰烬》似乎只剩下表现形式的新锐之感:开头袭击事件的场面调度可以写进动作电影教科书,亦可见瓦依达电影叙事技巧已相当成熟。而《大理石人》则是一部富有思想性的电影,尤为难得的是这部凝结政治思考的电影居然诞生于1989年波兰社会主义解体之前的1976年,不禁令人敬佩作者艺术家的良知与胆识,也对波兰尊重人文精神的电影环境产生好感。


影片以电视台女记者寻访一个“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英雄楷模’”为主线,揭示了极权统治下人性被扼杀的历史真相,片中大合唱、领袖画像、群众游行、代表大会、大型团体操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特色标志在中国新老观众看来都无比熟悉!女记者作为后辈人和新女性,以与社会主义哲学观点相对立的“美国式思考”为基准,从拍摄方法到导演思路都颠覆传统务求“象美国人那样”,这样做的结果是,挑战了历史文献的真实性,并探寻到被神话对象身上的人性!


虽然因未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记者的片子被代表统治阶层利益的媒介控制者枪毙了,但是影片给了观众希望:不仅历史影像文献的书写者们可以自由自在地发表看法,被政治宣传机构树立起来的主人公也因反建制的精神成为真正的英雄。女记者所寻找的“大理石人”是一个时代的标记,如今,被扔到了博物馆的仓库里,遭人遗忘,他的原型类似我国文革时期“青年突击队组长”,一度被“中央”列为宣传典型。

从老迈的纪录片导演反省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开始,真相被层层剥露,纪录片《建设我们的幸福生活》拍摄过程的枝枝节节中包含着瓦依达的深刻思考,它是违背真实原则的产物,当导演者和表演者们都全力以赴并为之筋疲力尽的时候,背景中那些冷漠愚钝的群众给我们强烈震撼,他们和我们在纪录片中看到的拥戴领导笑容满面的群众大不一样,瓦依达的纪录,才是历史真实的纪录:专制社会,但凡号称代表群众利益的行为都是违背群众利益伤害群众利益的,不过这个需要时间来证明。


被宣传夸大的劳动模范成为一个“大理石人”,在他身上只应有“英雄”的光环而不应有“人”的情感,因为专制权力压制人民的基本方法就是反对人性与摧毁人性!所以“大理石人”不愿意成为被当权者树立的道德楷模,他身上作为人的一面日渐复苏,人生遭遇凄风苦雨,仍然坚持抗争、甘愿“沉沦”……
1981年瓦依达拍摄了《大理石人》的续集《波兰铁人》,获得1981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瓦依达和波兰电影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如果有《波兰铁人》的DVD,必收。


中国电影中反思社会主义制度的优秀作品能给人留下印象的,只有谢晋的《芙蓉镇》,但其深入人性的笔触不如《大理石人》有力,《芙蓉镇》作者敢于批判的是已经被统治阶层自己承认的历史错误,新时期的秦书田是要“归隐”的,牺牲个人尊严换得独立意识的冻结,一向是冷酷和麻木的国产文艺工作者们的惯用伎俩。


由此想到一个商业和艺术以及电影导演责任的问题。《大理石人》的思想深度使之成为一部献给国家唤醒人民的电影,影片拨去的岁月烟尘,女记者和“大理石人”之子所代表的新一代波兰人迈出了走向未来的坚定脚步--据说该片的首映式上全体观众起立高唱国歌,这样的电影不创造票房奇迹才怪--但遗憾的是享受社会主义优越性许久的我们等了许久,还没等来《大理石人》、《西伯利亚叙事曲》(前苏)这样奉献给整个民族和全体人民的电影,《十面埋伏》的首映式上,张艺谋张伟平所代表的新中国电影力量只是告诉我们:目前中国电影观众最最需要的,是娱乐娱乐再娱乐……较比《活着》、《小武》时代,中国电影一脸幸福地倒退。


记住瓦依达和他的波兰电影!

(二)
如果说优波兰电影之父-瓦依达作品8D5套装还有一个遗憾,那就是未收入《大理石人》的续集《铁人》(《波兰铁人》),这回《铁人》单D5上市,自然有一种想抢的冲动,看过之后,感慨万端。


波兰电影大师安杰伊·瓦依达是波兰电影学派中代表人物。他1926年3月6日出生,1946年开始学习绘画,后转入电影学院导演系学习。 《大理石人》及其续集《波兰铁人》是他最有名的作品,这两部政治性影片被称为波兰“道德焦虑影片”的代表作。
《波兰铁人》曾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和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2000年第72届奥斯卡奖授予瓦依达终身成就奖。


《大理石人》宣告了社会主义政治理想的破产:一个被舆论工具包装成典型模范的人物撇掉了国家赐予的“坚硬”外壳,观众被那逐渐暴露而出的人性和脆弱一面深深打动了。在让主人公得到人性复苏的过程中,导演瓦依达完成了对社会体制的尖锐批判,用影片传达出人民呼声--如果说人们对80年代末波兰社会主义解体还有疑问,那么《大理石人》和《铁人》的意义所在就是回答了这些疑问。《大理石人》只是公布了一个人的内心秘密,《铁人》则直接面对民众,通过来自罢工人群的访谈,观众终于搞清楚波兰人民失去了什么、向往什么……


高层安排一位记者深入现场采访一起罢工事件,交给他的主要任务是搜集整理罢工运动领导者的“反革命黑材料”,以便为日后政府实施打击镇压提供“有力依据”,组织之所以选中这个人也许是因为他似无主见,但就是这么个家伙在最后关头决定提出辞职,那么,他在这场运动中发现了什么呢?


电影纪录片再次出现,和《大理石人》的犹若华丽谎言般登场不同,《铁人》中的电影纪录片是国家强奸民意施暴于人的犯罪记录,无声的胶片在控诉,那场发生在1970年的镇压和屠杀因为载入胶片而被历史铭记。警察凶狠打击无力反抗者头部的画面如此令人愤慨,难怪记者在挂满人形沙袋的警察训练场里要歇斯底里:他不想看到1970年的历史在今天重演。


这是一部拍摄给人民的电影,因而其中感情深厚。作者致力于歌颂反抗者,因为脚踏现实,对英雄的赞美便不象某些社会主义国家主旋律电影那样盲目空洞,影片声明“剧中人物纯属虚构,但事情真实存在”就是在表达一种艺术作者的自信。导演抱着决不仰视的态度,《铁人》中的男主角根本没有第一集中女记者对“美国方式”狂热信奉,所以讲述这个非神话的英雄的故事时影片情绪低调而冷静。


无论高度信仰“美国化”还是充分尊重个体无意识,那些在波兰的记者形象比《可可西里》中每时每刻都以官方媒体眼光进行发现的“北京记者”真实可信多了,直到现在我们的媒体还喜欢沉浸在服从制度邀宠献媚的“编织真实”和“扭曲真实”当中,遑论以电影唤醒民众?!中国电影最怕的一件事,就是为人民服务啊:可以给人民“娱乐”给人民“思想”但就是不能给人民“合法信仰之外的任何信仰”--至少在电影中要坚决做到。所以,电影《铁人》在正在享受社会主义国家幸福生活的我们看来意义非同一般。


《铁人》除了背景音乐激情澎湃催人奋起,几乎不存在任何语言探索和形式贡献,作者手里紧握着大把“现实”,这是他最想让世人看清楚的东西,他也坚信有这些已经足够产生震撼!
让人忘了欣赏、研究电影形式美感的电影往往是最真实感人的电影。
罢工运动领导者是“大理石人”的儿子,作为一位“波兰铁人”,和曾被政府塑造成“劳动英雄”的父亲比起来,他并不“坚硬”,身上也从来没有出现过光环,他是一个平凡的人,平凡到人们可能会认为他很软弱。


成长是从父亲被镇压部队射杀开始的,受到惩戒之后,他做了反抗者,“铁人精神”其实就是一种对信仰的坚持而已,饱经磨难、拒绝沉沦,那些冷酷的失去了希望的灰色时光令人感到莫名压抑,但他仍然不记功利地为了正义而努力,从一个人无力的四处游说举办展览发放传单演变到整个群体的觉悟行为,时间相当漫长,痛苦不断加剧,最终,他以其优秀品质赢得了爱人的芳心、群众的支持,大家一起等到了专制基础开始瓦解的历史性时刻!


所以那些反映群众罢工的“历史画面”总会让你有热泪盈眶的冲动:平凡的勇敢者可以推动历史的进步,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
这个铁人,是一个真实的有信仰有美德的人!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